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4月22日也是以“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为主题的第56个世界地球日,旨在呼吁全球团结支持可再生能源。天齐锂业积极响应,联动全球各个生产运营基地,并邀请政府机构、公益组织、社区居民及校园师生等社会各界,共同开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以锂赋能,逐梦绿水青山”天齐锂业第三届世界地球日活动周,呼吁公众以实际行动珍爱地球,助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广泛共识,“双碳”目标亦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全球正经历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化石能源依赖、加速向绿色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深刻变革。天齐不仅在生产运营中通过工艺技改、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努力降低碳排放,更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倡导者,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践行“两山”理念。
双城联动倡导绿色生活 | 300+骑行者共创低碳未来
4月19日,天齐锂业在成都总部及江苏张家港基地同步开展第三届地球日骑行活动,吸引了共30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绿色生活倡导者和骑行爱好者的参与。在成都,参与者们沿绕城绿道完成了28公里的绿色骑行挑战;张家港基地则开启了17公里的双山岛环岛骑行。
据测算,本次骑行活动预计可减少碳排放共约920千克,约等于92棵树平均一年的固碳量*。每一公里的骑行不仅是对健康生活的践行,更是对低碳出行理念的生动诠释。
▲环岛骑行参与者获可种植“环保奖牌”,让低碳理念生根发芽
“我连续参加了三届天齐锂业的骑行活动,”一位率先抵达终点的资深骑友表示,“骑车不仅仅是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同时也为减污降碳做出贡献,更好助力碳中和。”
环保无国界 | 为自然做“捡”法
从重庆的乡间小路到雪域高原,从森林公园到南半球海岸线,天齐锂业的环保行动正在全球同步展开。不同国籍、不同岗位的“天齐人”,以相同的行动诠释着对自然的敬畏——弯腰、捡拾、分类,用最朴实的方式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重庆铜梁基地的员工们,在当地水星村与村民共同清理田间塑料废弃物并搭建垃圾分类点,《爱护地球拍手歌》的童谣回荡在青青稻田;绵阳盐亭基地23名员工,在四川高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徒步5公里捡拾盘山公路沿途垃圾;在海拔3900米的塔公草原,甘孜盛合基地员工对废弃包装、塑料制品等垃圾的清理行动配合“绿色心愿卡”传递着所有人对生态保护的决心;在澳大利亚奎纳纳基地,中外员工携手参与的“企业清洁海滩”行动更是获得当地市长的点赞。
从中国乡村到澳洲海岸,天齐锂业的环保行动证明:守护地球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和从身边做起的行动。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清洁行动,当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绿水青山”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锂”的每一步都算“树”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在天齐锂业第三届世界地球日活动周期间,射洪基地与安居基地同步开展植树活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全员共识和切实行动,让每一株新植的树苗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见证。
天齐锂业射洪基地40余名志愿者在厂区闲置区域栽植黄花风铃木和耙耙柑树苗,并挂上认养牌承诺长期照料,将空地焕新为绿色地标;在天齐锂业安居基地,70多名员工共同在基地生产区的预留地种下桂花树苗。植树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挥锹铲土、扶苗浇水,让新植树苗迎风挺立,为厂区注入勃勃生机。
据国家林业局研究,一棵树每年可以吸收并储存4-18千克二氧化碳。近年来,天齐锂业通过节能技改实现的碳减排,相当于种下千千万万棵“隐形树”,用绿色技术创新守护地球家园。
正如生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所言:“地球日的真正力量,在于它让每个普通人意识到,自己的一次垃圾分类、一次低碳出行,都在参与改写地球的未来。”新能源行业的使命不仅是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更要以身作则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天齐锂业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致力于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持续提升环境管理能力,赋能产业链低碳转型。天齐人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每一个生产与生活环节——让每一次节能技改,每一棵种下的树,每一次低碳出行,都成为守护这颗蓝色星球的坚实力量。
*以温带地区乔木年均固碳量10kg/株为例